第(1/3)页 天地有三劫,天地人三劫。 恩怨情仇,七情六欲,因果报应,皆为人劫。 子德一死,笼罩唐柏的金光散去,空中的铜钹‘当’的一声掉落在地。 而后,四周陷入了一片寂静之中,华云寺的僧人怎么也想不到,子德就这么轻易地被杀死了。 突然,一声凄厉的尖叫声响起。 “你杀了向阳!小子你杀了向阳!” 子禅不可思议地看着唐柏,不可置信的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 向阳是子德的俗家名子,知道这个名子的人不多,子禅便是其中之一。 他们同年生,同村人,同姓,而且同时进入华云寺,修行亦是同进;而现在,那个与自己同行的师兄死了,死在自己的眼前,一时间,子禅竟生出万念俱灰之感。 平日里,他高高在上,冷眼观世界,偶宣扬佛经至理,劝世人看破迷障,了悟生死,不与执念;如今,事临其身,方知迷障难破,生死难弃,执念难消。 事不关己,世间便无悲伤离合,事不关己,世间哪有恩怨情仇? 子禅佛心已乱,心生戾气。 子士、子能等人前后散开,将唐柏团团围困,大有一言不和,便出手将唐柏斩杀之势。 唐柏意念一动,黑藤飞回,如同一条黑龙,围绕着唐柏飞舞。 这些年的祭炼,这根诡异的藤条他已经可以控制自如了。 唐柏又抽出七神潜龙剑,脸色平淡至极,看着围困自己的高僧大德,冷笑道:“各位高僧,难道尔等欲围攻于我?” 子能道:“说因果,便是因果,不说因果,便是你这想藤条,吸人精血,此乃魔器,除魔卫道,本是我佛门规矩。” 唐柏闻言,笑道:“哦,若我交出藤条,是否可以安然离去?” 子能道:“不能。” 唐柏道:“为何?” 子能道:“因为你修劫魔之道。” 唐柏哈哈大笑,运行起《九阳经》,玄之世界中,佛音声起,四颗至阳之念如朝阳横空,佛光普照;唐柏单手结了个佛门法印,一时间,周身佛韵尽显,气质变得无比庄严神圣,如同佛陀临世,不可亵渎,哪能看出半点魔修煞气。 众僧皱了皱眉头,不语。 子禅已回过神了,表面恢复了平静,又成了高僧模样,他道了声佛号,说道:“原来施主乃佛门同道,即如此,不讲佛,不讲魔,只讲因果,还请施主与本僧了结因果。” 唐柏叹了口气,道:“冤冤相报何时了,大师宣扬佛法时,讲放下心障,不可执着,为何自己又如此执着?” 子禅不语,手中多了一根金色的降魔宝杵,子士、子能等人相应亮出了法器。 能讲道理,便与你讲道理,不能讲道理,实力就是道理。 这也是道理。 大战一触即发,气氛紧张至极。 忽然,空中光华一散,虚空IF现出一个年青和尚,一步踏出,立于众僧之面。 年青和尚极为俊雅,特别是他的气质,出尘不染,似不沾世间因果,未染红尘俗气,让人生出琉璃无垢之感。 这是真正的大德之士,佛门修行,重在修心,只有经历红尘业火,方可修得心如琉璃,不惹尘埃。 众僧叫了声师傅。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