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从那以后,再无音信。 只说是他写了志愿书,去了国家最需要的地方,他一切都好。 这么多年,在这一份电报之间,家里收到小六的两份家书。 经过五天五夜的火车,再坐了两天的汽车。 终于来到了沙漠深处,他终于进入了这样一个地方,都是以代号来命名。 而且,这600号基地对于中国人来说,这是一个讳莫如深的地方。 这也是中国人扬眉吐气的地方。 是核实验基地。 志胜进入厂区大门的时候,心里面隐隐的觉得,原来小六一直在从事着国家最机密的工作。 迎接他的是一位小战士,荷枪实弹。 在核实了身份,查看了电报之后,这名战士带着他进了一间会议室。 那会议始终早有一个领导模样的人等在那里。 桌上放着一个小盒子用红色的国旗盖住。 只是一瞬间,什么都明白了。 “政委,人到了” 那人站了起来,连同战士,两个人给志胜行了一个军礼。 志胜满眼含泪。 随即战士就关上门离开了。 这人从桌子后面走了过来,“你就是盛志翔的五哥盛志胜吧……” “是的” 这位政委握住志胜的手,“我是志祥所在442部的政委” “小六……”志胜看着那个桌子上小小的盒子,嘴唇微微的颤抖。 “是的,他为祖国的核事业奉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祖国和人民一直都会记住他!” “这里有志祥的工作成果……” 那人将盒子旁边的两份报纸拿了起来递给志胜。 志胜的手似乎有些微微的颤抖。 这是1964年10月17日的《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上写着,“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号外版上是腾起的一团蘑菇云。 另一份是1967年6月18日的《人民日报》喜报,写着“我国第一颗氢 弹爆炸成功……” “真的是他?是他所做的工作?”志胜眼眶湿润,叠指婆娑过这片蘑菇云。 “是的!”政委坚定的说着。 “志翔很坚强,很勇敢,他是我们党和人民的骄傲,他冒着核辐射的危险,抢救出一大批重要的机密材料,这也为之后修正错误奠定了基础。” 当这篇文章发布出来的时候,他跟全国人民一样欢欣鼓舞,欢天喜地。 但他并不知道,原来自己的弟弟,也是众多核事业的一份子。 荣耀和伤心,该是怎样交织在一起的情感。 “这是他的遗物……” 政委再次行了个军礼,将这覆盖着国旗的盒子递给志胜。 志胜接过遗物。 “志翔是个好青年,他是红华大学培养的,他是咱们国家自主培养的最出色的核工作者,祖国和人民都会记住他。我们的丰碑上刻有他的名字。” “谢谢政委,我为自己的弟弟赶到骄傲和自豪……” 在沉默了良久之后 “他是怎么染病的?”志胜问道。 “是一次核试验,失败了。他留下来去检查测量,虽然穿着防辐射的服装,但离的还是太近了……他病了之后,组织上让他去帝都好的医院,但他坚决不去,他说他还年轻,资源有限留给更需要的人……” 政委叹了口气,抚摸着盒子上的国旗。 接着说道:“他病了三个月,病情发展得很快……”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