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先种下去,如果区里同意卖,那么这些这苗木卖的钱就分给职工自己。 国家的任务最为重要。 但前提是完成国家的布置任务。 志胜的要求更好,生产任务完成的好,才能说明场里的职工都是爱岗敬业。 他们都要超额超量完成任务。 这样,志胜就更加忙碌了。 凤英也被编入了女工这一队伍。 她也是每天都要出工。 怀孕了,凤英孕吐非常明显。 从来到西北就一直是水土不服。 这一直都是吐,吃不到什么东西。 但是,凤英怕给志胜添麻烦,始终坚持着。 志胜忙于工作,竟然也没有注意到什么。 能在一起就是快乐的。 再难也是开心的。 第一年生产任务顺利完成很重要。 别的场里完成了几千亩的造林任务。 但志胜他们场竟然完成了一万亩的造林任务。 这个数字从解放到现在从来都没有人打破。 连区里都觉得志胜他们环南场干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区里派出了人员下场来考察情况。 原来他们的场播种的量并不是比别地场大很多,而是成活率高。 这一次,志胜因为自己独特的培耕技术被当做典型,在全区进行了表彰。 他成了先进代表。 到了冬天,只是护林而不造林的季节。 区里成立了培训班,按场培训,号召所有的技术人员参与。 白天巡山护林,晚上来培训班上课。 此刻,志胜俨然变成了一位老师,来讲授课程。 走上讲台,志胜把所有自己知道的知识细细的讲授。 当然就是在最艰难的时候,他都没有放弃学习,他订阅了林业的期刊杂志。 每一篇的文章都细细的看,他甚至发现了其中的错误,跟作者沟通交流。 学习是不断进步的唯一法宝。 志胜针对这个沙漠半沙漠地带,干旱区域如何能让苗木重活,如何能改变水土流失的状态。 绿化美化、改土治水、全面发展是志胜规划的三个阶段。 绿化美化是最基本的要求,每年的植树造林,志胜都是领头人。 手上脱皮,脚上起泡,这是常态。 珍爱树木,许多人视树木为防砂的圣物。 绿色照亮他们的心头。 志胜说说:“世界上再没有比一棵高大的树更神圣、更好看的东西了。 关于树种,志胜选择了一种落叶松和油松,这两种是最耐寒,比较好成活的。 首先选择树种就很重要。 一株树苗是从种子开始,培土、育苗、移栽、浇水、养护。 在树木种上后,又要防止偷盗,防止牛羊啃食。 这一关关,都得细心严谨的对待,一关也马虎不得。 凤英孕期的反应更加严重了。 或许能吐得像凤英这么厉害的,恐怕对于女性来说就是少数。 在整个怀孕周期内,凤英一直吐到快生上产床。 那个时候,她就觉得自己偶尔头疼,一直认为是怀孕的原因也没有注意。 甚至在生孩子前一天,她还在地里劳动。 一个从小没有干过多少家务的孩子。 自从结了婚,跟着志胜,凤英似乎一直都在受苦,没有过过好日子。 他们认为的好日子便是能在一起的日子。 但是劳动一点也没有少。 还好西北比较干旱,不用像江南一样下地,甚至在生理期间下入冰水中。 这也是凤英在江南时候落下的病根。 那个时候生产队任务重,凤英不愿意成为拖累,如今她还是不愿意自己成为拖累。 对于凤英来说,在西北风沙足够大。 空气异常干旱,这是她很难适应的。 还有就是树木太难种活了。 入殓师灵异录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