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这位数学老师也从此告别自己的职业生涯,奥数金牌获得者,屈膝来了学校教课,然而在体制内却是惨淡收场。 一年之后,听闻他去了外面的培训教教学,年薪百万+。 或许对于这位钱老师来说,外面培训机构相对的自由似乎更适合他,收入高昂,而不像公立学校中规矩如此众多。 当小栖听到这个传闻的时候,不知怎样竟然心中有些伤感。 从她小的时候就认为那些拿奥赛的冠军的大神,似乎都是要投入伟大的研究工作中的科学家。 或许时代不同了,选择也多了,这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而已。 只是孩子们从未想一个问题那便是,即是这个钱姓数学老师去了,他们还会有新的老师。 时间腿疾,期中考试越来越近了,虽然老师们反复的说着中考期中考试的重要性,但是孩子们似乎还没有真正的意识到这种考试对于中学对于小学考的期中考试有什么不同? 不管怎么样,似乎是绝大数孩子很多知识都在课外班上过。这导致课堂氛围很是吵闹,很多调皮的男孩子更加不听课。 课堂纪律似乎可以用混乱来说明,似乎只有班主任才可以镇得住。 而其他科目的老师,一个个都被气的够呛。 有的课似乎是老师在讲台上讲自己的,孩子们在下面闹着。 这实在气的没办法了,大凡说说:“你们这些优秀的孩子,真是太让我失望了” 之类的话语。 最后实在没办法就去班主任那里告状。 这个阶段的孩子,精力旺盛,很多都根本不听,尤其是男孩。似乎这不听课的氛围会传染,结果就是大家都不听课…… 或许是老师们对这种情形实在不满,从家长会开始,老师强烈的传达信息那就是“希望同学们能紧跟学校,把学校的内容掌握好!不要迷信课外班,报课外班并不是必须的。” 听到这话小栖高兴的紧,若是这样就能省下一大笔费用了,何乐而不为。 然而不久以后,家长群中都有了各种传闻…… 这个群体中招上来的都是牛娃,牛娃还希望自己更牛呢,只跟学校的课怎么够呢, 很多牛娃都学完初中的课程,计划初一就开始学习高中的课程了。 有的单科甚至报了两个以上班级,一个班级跟着课内,一个班级超前学。 这种言论惊的小栖目瞪口呆。 本指望着上了初中好好歇一下,按部就班就可以,却没料到这才是竞争开始,家长们的焦虑更甚。她们甚至说有课外班总比没有的好些,听一耳朵总比不听的好;学过两三遍总比学一遍的好,自己的娃也不是那天············才自己懂得学的,就这么上着班,家长心里总是踏实点不是么。 最终的结论便是,不要去报课外班,那似乎是更是不可能的事儿,大家似乎都在偷着比着,各种竞争的在学习。 总觉得课外班是个拐棍,但话说课外班学了总比不学好,学个一遍,两遍,三遍,或许孩子真的就会弄明白了。 第(2/3)页